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疾病诊疗成虹2020观点
¥
102.40
128.00
现货
已售出4件
作者:成虹著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我国是上消化道疾病高发国家,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为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作为一种感染人群超过世界人口半数的细菌,幽门螺杆菌自首次被发现至今,已历经近40年。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到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多种胃外疾病、胃肠微生态等,人们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不断深化。
2005年,J. Robin Warren和Barry J. Marshall因在研究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病中的作用,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属国际癌肿研究机构(IARC)将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第I类致癌因子。2015年国际疾病分类(ICD-11β)中的胃炎新分类将幽门螺杆菌胃炎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疾病。2015年邹全明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带来了希望。虽然人们对幽门螺杆菌的传播、致病和防治等诸多方面已经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尚不清楚,还需要深入研究。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人群高感染率国家,也是胃癌高发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胃癌预防中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已经被公认为是预防肠型胃癌发生的一级预防措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防治形势和实际挑战却非常严峻,如人群感染率高、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抗生素大量及不规范的使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药物研发出现瓶颈、疫苗研发尚需时日等。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体微生态的认识和深入探索、基因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必将为人类对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认识和防控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