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术中导航内镜系统病例展示——早期子宫颈癌合并妊娠患者前哨淋巴结的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识别活检术
通讯作者:胡元晶教授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妇瘤科 300100

患者31岁,孕2产1。以“闭经42d,发现子宫颈病变1个月”就诊。
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报告示:
子宫颈中分化鳞癌。
妇科检查:
子宫颈直径约5cm,前唇触及直径约1cm病灶,双侧宫旁软。
盆腔MRI检查提示:
宫腔增宽,其内可见一胎囊结构,子宫颈大小约3.0cm×3.0cm×5.3cm,子宫颈前唇1.1cm范围内信号异常,侵犯深度约0.7cm,宫旁软组织未见受累。
临床诊断:
子宫颈鳞癌Ⅰb1期,孕6周。考虑患者31岁,病灶直径<2cm,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鳞癌Ⅰb1期,辅助检查未发现子宫颈内口浸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拟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FIGO指南推荐的早期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可替代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遂行吸宫术+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先行吸宫术,然后分别于子宫颈3、9点两点分深、浅联合扇形注射浓度为1.25 g/L的吲哚菁绿(ICG)各1 ml。通过欧谱曼迪荧光腹腔镜进行指引,显露淋巴引流区域,开启荧光探测器,观察淋巴管荧光走行,第1站显影的淋巴结即为SLN,切除SLN并送冰冻病理检查。随后行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并送冰冻病理检查。
冰冻病理检查示:
(1)左、右前哨(闭孔)淋巴结未见明确的转移癌,左侧0/1,右侧0/1。
(2)子宫颈广泛性切除的标本:上切缘(子宫体端切缘)至切缘下方1 cm组织范围,均未见癌组织及鳞状上皮内病变。
术后病理检查示:
(1)子宫颈癌,癌组织主要位于1~3点及10~12点范围,侵及子宫颈肌壁中1/3;并向下累及9~12点阴道穹隆;双侧宫旁、阴道断端、子宫颈内口切缘(子宫体切缘)均未见癌累及,未见明确的脉管内癌栓;
(2)左、右前哨(闭孔)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侧0/1,右侧0/1)。
长按识别二维码观看视频,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观看
腹腔镜手术使用欧谱曼迪公司“荧光术中导航内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