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中国城市成年居民血清总胆固醇状况
2010—2012年中国城市成年居民血清总胆固醇状况
心内空间
作者:宋鹏坤 李红 贾珊珊 满青青 李丽祥 赵丽云 张坚
文章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WHO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框架中,胆固醇升高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其目的就是为了评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分布,从而为制定出更合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
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研究(1984—1993年)[2],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区、低发区的危险因素及流行趋势的对比研究(1992—1994年)[3],亚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2000—2001年)[4],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2年)[5],均将血脂水平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研究均提示中国人群血脂水平逐渐升高,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城乡和性别差异。近年来,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原卫生部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现将其中城市成年居民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高TC血症及TC边缘升高进行分析,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来源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城市18岁以上的成年居民调查,此次监测经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号:2013-018)。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中国内地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4类。第一阶段从4类地区共抽取150个县级单位作为监测点,包括34个大城市、41个中小城市、45个普通农村和30个贫困农村监测点;第二阶段采用与人口成比例的方法,每个监测点随机起点,等距抽取6个村(居)委会;第三阶段在每个抽中的村(居)委会中随机抽取75户。具体抽样方案参考文献[
被抽中的66 380户家庭中所有常住家庭成员(或户籍非本地,但居住满6个月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确认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中6岁以上者抽取空腹静脉血。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归为城市。共调查城市居民100 896名,共抽取血样75 479份,其中成年人(不含孕妇)59 076份,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14 752份,孕妇1 651份。剔除成年人样本中血样严重乳糜及血样量极少、基本情况不全者以及测定结果异常的居民,最终获得用于分析的有效样本为54 042名。
(1)血样采集和处理: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血6 ml,放置30 min后按1
500×
(2)测定方法:采用日本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仪及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试剂盒进行TC测定,测定方法为胆固醇氧化酶法。
(3)诊断标准:高TC血症判断标准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中制定的TC≥
6.22 mmol/L(240 mg/dl)为高TC血症,TC在5.18~6.19 mmol/L(200~239
mg/dl)为TC边缘升高[
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实验室人员进行血液样本采集、离心、分装和冷藏,之后统一送往北京市CDC中心实验室进行血清TC测定。该实验室通过原卫生部检测能力验证、比对及考核。测定过程中,在每天测定开始前、进行中和结束后进行3次质量控制系列测定。以批号为9001的质量控制血清(靶值为6.39 mmol/L)为例,根据每日测定均值和连续1个月的均值及标准差绘制质量控制图。结果显示,每日测定均值均落在1个标准差之内,说明测定结果准确和稳定。
采用统一编制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系统平台"进行数据录入,血清TC数据由全自动生化仪输出为Excel格式文件,将血清TC测定结果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库连接后,对有效样本采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城市人口数据作为标准人口,通过计算基础抽样权重和事后分层权重,对均值和率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处理,具体方法参考文献[
54 042名调查对象中,男性22 308名(41.3%),女性31
734名(58.7%)。大城市23 748名(43.9%),中小城市30 294名(56.1%)。详见
由
我国城市成年居民高TC血症患病率为5.6%(95%
我国城市成年居民TC边缘升高率为24.7%(95%
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其中血清TC水平对心血管疾病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其升高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成年居民的血清TC水平均值为4.58
mmol/L,与2002年的3.96 mmol/L[
此外,TC水平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国内有研究显示50岁以前,女性TC水平较男性低,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后,女性TC水平超过男性[
TC水平的增加与人们膳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城市居民经济水平相对较高,高热量、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以及运动量不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TC水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越来越与大城市接近,TC水平同样也处于较高的水平。研究表明,改变膳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降低体重,能够控制TC水平[
美国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有高脂血症史的调查对象中,高TC血症的全球变异与国家水平的经济发展和保健系统指数相关,即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高TC血症的比例反而比经济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更低[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心内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