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妇科肿瘤分会场精彩荟萃
青少年卵巢肿瘤化疗时卵巢功能保护的相关问题
狄文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随着生育年龄推迟、诊断技术提高等原因,具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卵巢癌患者逐渐增加。狄文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了青少年卵巢肿瘤化疗时卵巢功能保护的相关问题:1、化疗对卵巢功能损害。化疗药物通过多种途径损伤卵巢功能,在化疗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卵巢功能的监测,并注意化疗药物的累计剂量。2、GnRHa对化疗患者的卵巢功能是否有保护作用。化疗时应联合应用GnRHa的方案,GnRHa能降低卵巢早衰风险,但未能证实其保护卵巢储备的能力。3、卵巢组织冷冻移植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尽管卵巢组织冻存和移植还处在试验阶段,但对于青春期前女孩和化疗不能延期的女性患者,卵巢组织冷冻是唯一可选择的生育力保存方式。在讲解的最后,狄文教授提出了青少年妇科肿瘤患者应进行妇瘤、生殖内分泌等多学科评估。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王建六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建六教授阐述了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症和治疗方法,强调了规范治疗和规范随访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中的重要意义,并在中分化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王建六教授同时指出孕期应加强监测、降低剖宫产指征,在剖宫产的同时应全面探查盆腹腔脏器;并对于完成生育功能后是否需要切除子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建六教授在讲解最后,结合成功案例分享了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宝贵经验,包括继发宫腔粘连后的处理、中医治疗对于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来曲唑诱导排卵周期、多学科联合会诊等。

不要过度解读NEJM杂志发表的RCT和RWS研究结果——来自中国46313例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的进一步报告
陈春林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陈春林教授对发表在NEJM的两篇宫颈癌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疑问,并汇报了来自中国的多中心的46313例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肿瘤学预后差于开腹手术,但是某些条件下,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肿瘤学预后与开腹手术无差异;并同时分析了导致腹腔镜治疗宫颈癌预后差的可能原因,如举宫杯的使用等。在讲解最后,陈春林教授提出了宫颈癌施行腹腔镜手术,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如肿瘤直径≤2cm,并需注意“关于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相关问题”。

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处理原则
凌斌教授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因此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成为一部分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的选择。凌斌教授井井有条地讲述了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八个处理原则,详尽地回答了包括了早期卵巢癌手术的误区、再分期手术的意义、完成生育功能后是否需要再次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是否可以运用于在卵巢癌手术中等常见问题。在讲解最后,凌斌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模拟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粉碎器保护套的视频介绍,并结合视频再次强调了无瘤手术在微创手术中的重要意义。

子宫内膜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万小平教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万小平教授结合最新的基础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子宫内膜癌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增殖相关分子,如PI3K/AKT/mTOR、MEK/ERK、EGFR/HER2等通路,但目前的临床药物研究尚未取得满意结果;2、代谢相关分子,目前体外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够抑制内膜癌细胞系增值、诱导凋亡,但临床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证实;3、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该通路靶点较多,尚需要寻找合适的分子标记物来实现精准靶向治疗;4、DNA修复相关分子,目前针对DNA损伤应答及修复的各个环节均有相应的抑制剂,未来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有望在该方面取得突破。在讲解最后,万小平教授结合病例介绍了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的成功案例。

宫颈癌保留卵巢分泌功能的放射治疗
黄曼妮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卵巢平均耐受放疗剂量为2.5Gy,黄曼妮教授从指南和文献的角度讲解了卵巢移位手术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提出卵巢移位前需要综合考虑,根据患者的年龄、卵巢功能、肿瘤情况,多学科评估,卵巢是否适合保留。黄曼妮教授研究发现移位卵巢和放射野的最短距离与卵巢剂量呈负相关,从而证实了术后体外调强放疗对保留卵巢的早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在讲解最后,黄曼妮教授总结了宫颈癌保留卵巢分泌功能的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包括:术前需评估术后放疗有可能照射范围;术中卵巢移位位置应尽可能远离放射野,最好距离放射野4cm以上;术后制定放疗计划时应注意:1、二维放疗前后照射,对卵巢保护最好,2、三维适形放疗时,卵巢需要增加2cm保护边界,3、计划中需要物理师手工调整射野光栅,以满足卵巢V5Gy<30%。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处理原则
王刚教授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前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仍存在很多不足和争议。王刚教授认为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手术和有创操作可用于诊断和评估,其中宫腔镜检查可以客观评估肿瘤部位、大小、形态等,指导评估和病例筛选,应作为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常规评估手段之一,同时王刚教授总结了宫腔镜病灶电切适应症及操作要点。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评估,王刚教授认为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可以获得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准确信息,但须重视手术创伤对生育力的不良影响,有条件者可以行淋巴显影和选择性淋巴结切除。

妊娠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问题
周怀君教授 南京鼓楼医院
周怀君教授阐述了妊娠合并不同种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处理应根据患者肿瘤类型、临床分期、胎儿孕周、患者是否有继续妊娠的意愿等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周怀君教授总结了妊娠期化疗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孕早期化疗,尽量采用周化疗方案,避免使用BEP方案和靶向治疗等。同时妊娠期应尽量避免放疗。周怀君教授在讲解最后,讲述了孕妇的妇科恶性肿瘤转移至胎盘和胎儿的病例,并再次强调了妊娠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谨慎处理。

本文编辑:江苏省人民医院 孙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