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分子分型对治疗模式的影响 / 001
1. 乳腺癌治疗决策:肿瘤分期到分子分型 / 001
2.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首治选择 / 004
3.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不影响手术切除范围 / 005
4. 对复发转移灶进行局部处理的可行性 / 007
5. 基于分子分型进行全身分类治疗 / 008
乳腺癌外科手术的应有地位与合理应用 / 013
6. 获取病理诊断:穿刺活检还是切除活检 / 014
7. 确诊后的治疗选择:先手术还是先药物治疗 / 015
8. 保留腋窝的适应证 / 017
9. 术前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合理,可行 / 020
10. 可切除的早期病变:保乳还是再造 / 021
11. 新辅助治疗后,如何评估手术切缘阴性 / 023
12. 对侧乳腺预防性切除的基本态度:鼓励,同意, 还是反对 / 025
13. 首诊Ⅳ期患者是否还有手术时机 / 026
14. 远处寡病灶是否可以手术切除 / 028
15. 转移灶是否可以局部切除 / 030
乳腺癌化疗基本地位与优化 / 034
16. 辅助化疗在不同类别患者中的应有地位 / 034
17. Ki-67 数值在化疗决策中的作用 / 037
18. 年龄在辅助化疗决策中的地位及作用 / 038
19. 临床病理危险度与基因检测结果不一致时辅助化疗如何选择 / 040
20. 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三套优选方案 / 042
21. 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 / 045
22. 卡培他滨在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地位 / 047
23. 铂类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地位 / 048
24. 蒽环类药物在HER-2 阳性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地位 / 050
25.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解救化疗的时机 / 051
26. 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 / 052
27. 化疗管理:心脏保护 / 053
28. 化疗管理:骨髓保护 / 054
29. 化疗管理:止吐 / 05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热点问题 / 061
30. 绝经前低危、未化疗患者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为5 年TAM / 062
31. 未绝经患者延长治疗的适宜人群及选择 / 062
32. 5 年TAM 后无法判断绝经的患者后续治疗方案 / 063
33. 哪些患者适合卵巢功能抑制 / 064
34. OFS 联合TAM 还是AI / 066
35. 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完成OFS+AI 5 年治疗的患者的后续内分泌治疗选择 / 068
36. 激素受体阳性率为1% ~ 9% 的患者是否推荐使用卵巢功能抑制 / 069
37. 药物性OFS 期间无需常规监测性激素水平 / 070
38. TAM 治疗期间对子宫内膜厚度的监测及处理 / 071
39. OFS 联合AI 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处理 / 073
40. GnRHa 是否可与化疗合用 / 074
41. 绝经后初始内分泌治疗应首选AI / 075
42. 完成5 年AI 后的内分泌治疗策略 / 076
43. AI 或TAM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 078
44. 首选内分泌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 079
45. 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 / 079
46. TAM 治疗后的绝经后复发/ 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选择 / 080
47. AI 治疗后的绝经后复发/ 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 081
HER-2 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 / 088
48. HER-2 检测的适应人群 / 089
49. 有资质认可的病理实验室IHC(+++)结果即可判定HER-2 阳性 / 090
50. 需要FISH 复检HER-2 的患者 / 090
51.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尽量再检测HER-2 / 091
52. 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HER-2 状态不一致时的处理 方法 / 092
53. 考虑使用新辅助靶向治疗的患者人群 / 092
54.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 / 093
55. 小肿瘤患者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适应人群 / 094
56. 选择AC-TH 辅助治疗的人群 / 097
57. 选择TCbH 方案辅助治疗的人群 / 097
58. 选择TC4H 方案辅助治疗的人群 / 098
59. 选择wPH 辅助治疗的人群 / 098
60. 选择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辅助治疗的人群 / 101
61. 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时机 / 101
62.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首选方案 / 102
63. HER-2(+)/HR(+)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选择 / 103
64. 解救治疗有效化疗的持续时间 / 104
65. 解救治疗阶段曲妥珠单抗维持治疗时间 / 104
66. 如何判定HER-2 耐药 / 105
67. 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可继续使用的患者 / 107
68. 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需要更换抗HER-2 药物的 患者 / 107
69. HER-2 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 / 108
乳腺癌液体活检技术 / 114
70. 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有广泛应用 / 115
71. 晚期乳腺癌的传统肿瘤标志物解读应结合影像学和患者一般状况 / 115
72. 晚期乳腺癌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频率要视疾病发展情况而定 / 117
73. 辅助治疗期间仅传统肿瘤标志物升高不应立即更改治疗方案 / 118
74. 术前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部分高危患者仍有 价值 / 120
75. HER-2 ECD 检测将是组织学HER-2 状态检测的有益 补充 / 121
76. 晚期乳腺癌CTC 数目能提示患者预后,指导部分患者临床实践 / 123
77. CTC HER-2 检测如何指导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 决策 / 125
78.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CTC 数目提示预后 / 127
79. 目前健康者进行CTC 筛查的价值尚不明确 / 128
80. 晚期乳腺癌ctDNA 检测有望成为疗效评估新技术 / 129
81. 早期乳腺癌ctDNA 检测能够较影像学检查提早监测微小转移灶出现 / 131
典型病例 / 137
82. 病例1: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诊疗 / 137
83. 病例2: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诊疗 / 143
84. 病例3:三通路抑制治疗 / 146
出版者后记 / 151